学校进入了建校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学校2014年工作总结报告(摘要)

2014年12月26日,校长谈铁军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兰州市教育局领导及全体教职工作了学校2014年述职述廉报告,并进行了民主测评活。兰州市教 育局副局长臧晓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全体教职工2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报告要点摘录如下:
【学校进入了建校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
2014年是学校全面落实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局之年,更是我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关键之年,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幅度最大、师资培训力度最大、校企合作最深入、政府投资力度最大的一年。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13次获全市教育质量优秀奖;获全国青少年航模竞赛二等奖、“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中职技能大赛优秀组织奖、甘肃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团中央确定为“共青团重点工作创新”试点单位,教育部达娃副司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调研部蔡玲部长、甘肃省教育厅厅副厅长陈保平等同志先后来校调研、指导工作,办学成效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学校各项事业实现了全面、科学、可持续高速发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扎实有效,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学校领导班子以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示范校建设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谈铁军校长牵头开展电子电器专业、严建强书记牵头开展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高国华副校长牵头开展数字化校园特色项目建设工作,邓生银副校长负责开展德育特色项目建设工作,杨巧玉副校长牵头开展汽车维修专业。谈铁军校长前往上海、贵阳等地参加示范校建设培训,高国华副校长参加中德校企合作培训,邓胜银副校长参与中职校长高级研修班。全年中层以上班子成员外出参加示范校培训、业务学习达148人次。班子成员共发表论文10篇,参与家科研比赛获奖22项,19人次牵头开展省、市、校级课题研究。谈铁军校长被聘请为国家第二批示范校省级验收专家。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学校成功承办了省、市技能大赛,省心理健康协会年度会议、兰州市青少年书画协会年度会议、兰州理工职教集团校企合办学经验交流会;承担了省电子电器学科组、市德育学科组、市十二片区教师培训等社会工作。
【结合示范校建设,新出台56项,修订、完善150项管理制度机制】
积极探索完善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风行建设工作机制,为示范校建设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结合示范校建设要求,修订、完善了民主决策、人事任免、财务管理、招生收费、基建工程、物资采购、职称评审、人才引进、绩效考核、助学金发放、责任追究等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三大系列150项管理制度,新出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等制度56项。
【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最大、教师参与面最广、素质提升最快、经费投入最多、改革成果最大、取得成效最好】
到目前为止,学校专业教师84名,“双师型”比例达到100%。全年参加国家、省、市级以上培训790人次。先后聘请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华东师大徐国庆教授等8位全国知名专家来校对我校全体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高端培训,辐射到兰州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兰州市第十二片区骨干教师、兰州市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组骨干教师。首批认定专业带头人15 名,骨干教师35 名,“双师型”教师73名;在职及在读研究生37名,占30.5%。选派朱良武等30名教师赴东风集团、中国神舟数码公司等国内大型企业锻炼、实践,使学校国家、省、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学骨干达到60人,占专任教师的39.7%。教师获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优秀辅导奖47人次。教师发表论文23篇,获奖 80人次,课题研究60项,完成了人才需求调研报告、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改革方案12项,编写专业核心课程教材、校园文化、实训指导书等校本教材40余本,制订课程标准60多个。
【双联帮扶工作富有成效】
根据省委、市委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联系帮扶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学校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开展了送春联入户,送电影下乡,送科普书籍进村的送文化下乡活动。为改善新营学区教职工的办公条件调拨一百套办公桌椅;组织骨干教师深入学区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和讲座;组织兰州青少年书画协会联合东方画院的6名著名书画家赴新营中心小学开展增书画作品、送感恩电影进校园,送传统书籍《弟子规》进班级、送培训资料校本教材进教研组的、文化双联活动。吸收新营学区12名有潜质的教师为名师工作室二级梯队成员,并与学校30位骨干教师签定了结对互助协议;出资帮助该学区的学校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专题培训,分批对该学区的200多名教师免费进行一周封闭式培训。分四批邀请新营学区的领导、老师,初三学生和家长,来学校做客,参观考察交流,并为来我校就读的学区学生提供免试入学、免学杂费、免住宿费、免课本费“四免”优惠政策。
【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有新进展】
2014年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以重点专业及特色项目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体系等改革。 “三延伸一整合”教学工作模式和“四期教育”德育工作模式的理论体系和内涵更加丰富、完善。全体教师参与了首轮教学模式改革公开课109节,完成教学设计130多份,制作课件 150多个。两个模式近期在2014年“中国职业教育学会学术年会”上印发交流。《中职生“四期教育”德育工作模式研究》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集。汽修专业的“产教一体、工学结合” 、数控专业的“周月季年”多层次工学融合、电子专业的“三段式”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以企业项目为导向”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正在稳步推进,课程体系建设、课标建设、“六位一体”评价模式改革紧紧跟进。汽修专业“以职业活动为主线的项目式”课程体系、数控专业“基于工作任务的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电子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及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岗位技能引导职业素质贯穿”课程体系建设正在紧张建设中。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有重大突破,汽修专业七个班先后赴新通力汽车维修车间工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工学交替实训教学,参与学生达到3600 人次;数控专业两个班赴兰州工业学校实训工厂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数控车加工生产见习并在学校实训基地进行了为期 4周的实训活动,参与学生达到2350人次;电子专业一个班学生赴兰州大森林家电快修公司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洗衣机、空调、冰箱等家电维修实训活动,并在校内维修中心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训教学活动,参与学生达到1365人次;计算机专业四个班分别赴黑马装饰设计公司、龙摄影、兰州广印联盟等十多家企业开展了为期一个月工学交替实训活动,参与学生达到1950人次;学前教育专业六个班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幼儿园教学见习、实践活动,参与学生达到2950人次。企业文化进校园工作全面推进。邀请大森林家电快修公司、新通力公司、蓝天浮法玻璃厂等企业的11位老总、技术骨干来学校开展讲座35场次,参与学生4200人次,师生深入兰通厂、新通力汽修厂、东方乐服装有限公司、广印联盟等企业开展调研、实践和实习活动100余次。全校组织开展了”英文录入擂台赛、实用工件加工、电子小制作展、广告设计作品展等“科科有训练,周周有展赛”活动20多项,专业覆盖率达100%,学生参与率达100%。组建 “计算机协会”、“探索联盟机器人”、“锅庄社团”等以专业为纽带的学生社团43个。礼仪模特队等学生社团参加了第四届兰州马拉松赛啦啦操选拔赛、第20届兰洽会七里河区签约会、8.26兰州解放65周年纪念集会等大型的活动。武山旋鼓队、武威宫鼓队、兰州太平鼓队开展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及基本体能训练20余次。家电维修学生社团还深入社区为群众提供家电维修服务。科技体育社团获得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团体一等奖,5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名同学获得三等奖、优秀奖。在国家、省、市征文比赛中,共有39名学生获奖,其中3名学生获一等奖,9名学生获二等奖,27名获三等奖、优秀经。七是省、市技能大赛成绩大幅度提升。在今年的省、市专业技能大赛中,有135人获奖,其中一等奖44人,二等奖11人,三等奖45人,优秀奖25人,学校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同时,在首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中职学生技能大赛中, 13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2014年我校综艺专业学生高考专业过关率达96.6%,本科录取率达86.7%,总录取率为93.1%;成人高考升学人数达到546人;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升学人数达到135人,专科上线率达到 95%,各类招生考试录取总人数为726人,为大面积落实国家构建现代职教中职、高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积累了经验。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在省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抢抓历史机遇,结合示范校建设工作,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胆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之路。先后与甘肃广电产业园区有限公司以及甘肃汽车业商会等三十余家省内外企业和行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在以上企业建立校外实训、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与兰州新通力公司、兰州大森林家电维修公司、兰州广印联盟、兰州黑马广告设计公司4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在校内建成汽车维修、汽车美容、平面设计、家电维修等生产实训基地和中心8个,新发展甘肃法贝德等企业成员单位16家,11个专业与兰州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签订了18个“冠名班”协议。70%以上的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了与用人企业的对接工作。以“各科有鉴定,月月有考试”合理调整教学计划和鉴定时间,全年完成27个工种各类职业鉴定5770人次,各项培训14970人天,毕业生“双证率”达100%,“多证率”达80%以上;其中联办大专在校生已达1000多人,联办大专学费收入共达77.28万元,各项培训鉴定收入达40多万元。目前,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核心的示范校建设项目,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电子电器、计算机平面设计等四个重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开始向其他专业辐射。
【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全面完成,软硬件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得到根本性的改善和提升】
根据学校“一改两转三建”近期发展规划,抓好学校五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完成省级共享型理工实训基地电力配套、室外工程和绿化工程及食堂、焊接车间等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投资1100万元,建筑面积3760平方米的“校安工程及国家扶强职教专项资金1200万元的金港城校区男生宿舍楼已经投入使用。由移动公司投资300多万,学校和地方政府投资550多万元的三校互通的数字化校园完成综合布线、百兆光纤引进、校园一卡通系统、东校区班班通、核心机房等基础工程,并投入使用,校园电视台、录播教室、西校区班班通、校园数字平台等配套工程已完成招标,寒假施工,下学期即将投入使用。由省市政府配套900多万元,中央投资200万元,用于购置数控、机电、汽车、机械工程、PLM实训中心等专业实训设备将新增16个实训室。由政府投资3173万元,用于学校在新区职教园区购置660亩新校区建设用地,资金已拨付新区政府。用于示范校建设的1050万元的中央专项经费,500多万元的地方配套资金和学校自筹550多万元资金已全部到位,其中1500多万元资金已用于示范校项目建设。随着以上六个基础建设项目的全面完工和示范校4+2建设项目的全面实施和推进,全年完成和正在实施的项目的资金达到8000万元,学校资产总值由2000年的500多万增加到1.8亿元。
(信息来源:示范校建设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