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企业寻发展 融合职教搞创新——汽车专业教师赴浙江众泰汽车实践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8-28浏览次数:0

 
深入企业寻发展 融合职教搞创新
——汽车专业教师赴吉利汽车浙江杭州湾分公司实践
 
     深入企业第一线考察调研,才能了解最新的技术变化,明确学生技能培养的方向,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兰州理工中专汽修部的教师们为了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利用寒假期间赴企业考察调研,学到了不少丰富的经验。
     2015年1月29日,兰州理工中专汽修部教师一行到达了位于宁波市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汽车厂区,开展了考察调研活动。在该厂对外宣传部黄主任的陪同下,教师们首先参观了吉利汽车的焊装车间和总装车间,近距离地直观感受了近乎全机械化的先进生产线,亲眼见证了工艺精良的自主品牌汽车全新下线。随后,学校教师就企业文化建设、校企合作模式与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领导层高度重视企业的文化,小到每位员工生日,大到员工的生活品质,工厂都进行了细致的考量。厂区的“白手帕工程”、“黄绿马甲改善活动”等从细节上提升员工的企业文化认同感。日常生活中的文体活动以及节假日的联欢活动,在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出“家”的氛围,使员工充满归属感。
    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一是“高级蓝领”项目:学生按企业要求,可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工学交替,如:平时在校上课,寒暑假赴企业实践;每年的生产旺季(9月至次年4月)赴企业实践,生产淡季可返回学校上课。二是常规模式,企业在学生进行实践前集中培训,包括企业文化培训、技能工艺强化培训、员工责任心、质量意识、吃苦精神的全方位培训等;企业专业讲师团可赴学校进行专业宣讲,集中培训;企业配备专业实训场地,师徒培训、以老带新,每月考核,成就合格员工;长期校企合作,快速达到企业人才标准。
    在企业对学校的要求方面:一是学生技能至少达到各类工种的中级工级别。可将实训器材迁移至学校,使学生的基本操作达到企业的技能要求。二是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三是可将工学交替期间的企业考核作为学生的学业考核和学分认定。部分的课程可以由企业讲师团负责讲授、考核。四是实训期间,学生管理应由企业进行。
     学校建议企业,一是能否形成“订单式”校企合作;二是企业提供相应职工内训教材,实训设备,学生以“吉利员工”的培养方向在学校进行前期培训;三是定期开展专业教师培训,以此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四是以企业自有的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此次赴企业考察调研活动中,我们真正怀着一个“空杯”心态,汲取了企业不少优秀的管理模式经验,优化了教师能力素质结构,为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提供了必要条件。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会将其更好地融入其中,培养出更优秀的汽修行业人才。同时,为进一步校企深度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来源:汽车工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