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4-04浏览次数:0

QQ图片20230404221229.png

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在这个节日中,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为了让家长和孩子更好地度过清明节,学校方面也准备了《清明节假期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希望每位家长仔细阅读,陪孩子度过一个“缅怀祖先、感恩家人、快乐安全”的节日。

一、清明节放假时间

据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发布的《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3年清明节放假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清明节4月5日放假,共1天。今年清明节是周三4月5日,放假共1天,4月5日晚自习正常。

二、清明节安全注意事项

清明节正值春分与谷雨之间,是春天雨水天气最多的时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积水多,容易摔倒,也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家长带着孩子出行,不管是祭祖还是踏青,都一定要注意以下安全问题。

■ 1.注意出行安全

清明节正值人流高峰期,外出时,请家长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尽量避开高峰,以防发生拥挤事故。以公共交通为首要选择,减缓交通压力,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服从执勤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安排。

上山祭祖或踏青时,避免靠近有山泥倾泻危险的山体,选择宽敞的大路。

■ 2.妥善保管物品

外出期间,需要携带的物品较多,家长一定要分类好,避免孩子接触到危险物品,妥善保管。保管好随身携带的物品,防止丢失,并嘱咐孩子看管好自己的物品。最好准备好环保袋和垃圾袋,收纳好各种垃圾,不要随便扔弃,破坏环境。

■ 3.防范消防隐患

每年清明期间,不正当的祭拜活动都会引发山林火灾,因此务必加强消防意识,从自身做起。遵守相关部门关于扫墓的管理规则,尽量避免在户外特别是山林中使用明火,或燃放烟花爆竹。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香烛等,扫墓前清理好周围的杂草枯叶等,扫墓后要处理好焚烧物,做到安全祭祖。

■  4.确保人身安全

无论是上山祭祖,还是外出踏青,我们去的都是人流密集的地方,容易发生事故,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  5.注重饮食安全

现在是季节交换之际,各种流行疾病多发,要预防孩子感染流感、手足口病、红眼病、水痘等等。给孩子吃清洁干净的食物和饮用水,保证孩子的饮食安全,提醒孩子多洗手,防止病从口入。重视食品安全,讲究卫生,禁止孩子吃街边的小吃和不干净的食物。

三、清明节文明注意事项

清明,很多家长会带着孩子出游,或回乡祭祖,或外出旅游。在外活动期间,请每位家长对孩子进行文明教育,让孩子做一个文明且优秀的人。

■  1.文明祭祀

作为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之一,不仅要让孩子知道清明节传统习俗,更要告诉孩子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告诉孩子,清明祭祖并非一种迷信活动,而是缅怀已逝的生命,感激他们对现人的贡献,鼓励后辈向先辈学习,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因此,在祭祖过程中务必做到文明祭拜,带着一颗缅怀先人的心,表达自己的敬意。

鲜花祭祀——用鲜花来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而且更为雅致。

音乐祭奠——用音乐寄托哀思,传达怀念先人的感情,低碳且环保。

追思会——通过家庭聚会等活动,祭奠先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涤。

文字传情——鼓励孩子写一些缅怀先人,追忆为人的文章,以此追思古人。

网上祭祀——通过网络,写下自己对已故先人的思念与感怀。

■ 2.文明出游

山川美景是大自然的馈赠,文明古迹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外出游玩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文明素质。家长应该提醒孩子做好以下几点:

参观古迹及历史名胜时,请不要喧闹,文明参观。

若景点标明“请勿拍摄”,请不要违规拍摄。

在与景观合影时,不要乱摸、乱踩、乱骑,更不要乱涂乱画。

在公众场合要保持良好的个人仪态,时刻谨记遵守文明礼仪。

尊重当地的社会风俗、生活习惯等等,争取做到入乡随俗、以礼待人。

春光明媚好踏青,安全文明伴我行。想要有一个快乐的假期,就一定要做到文明出游。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做一个懂文明、爱礼貌的游客。

■  3.文明做人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载体,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基本体现。中国素来以“文明之邦”著称,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更应该教育孩子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学生。趁着清明节,家长可以教育孩子讲文明,懂礼仪,争做礼仪先锋。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见到熟人要打招呼,见到长辈要问好。当自己得到帮助时,要主动向对方表达感谢,学会乐于助人。

及时制止孩子的坏习惯,给孩子树立规则,让孩子明辨是非对错。

做孩子的好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孩子才会严格要求自己。

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孝心与感恩之心。

在家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表现。

外出游玩时,一定要做到爱护环境、以礼待人、尊重他人、控制音量、有序排队、注意仪容等等。

安全文明问题,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更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希望家长能和老师、和学校站在同一阵线,一起致力于孩子的教育,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希望每位家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安全文明教育工作,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文明又有意义的假期。

让我们密切合作,共筑安全防线,共建美好明天!

最后,祝所有学生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