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放假通知
清明既是礼敬祖先的传统节日,也是亲近自然的踏青时节。随着假期临近,学生外出祭扫、春游活动增多,安全隐患也随之增加。为切实保障学生生命安全,防范意外事故发生,送上这份全方位安全指南。让我们家校携手,共筑安全防线!
1.绿色祭扫树新风
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家庭追思会等环保方式替代传统烧纸,减少环境污染,降低火灾风险。
严禁携带火种进入林区,若发现他人违规用火,请及时劝阻或联系当地防火部门。
2.突发火情自救口诀
火势小:用沙土掩埋、水浇等方式扑灭,优先保护自身安全;
火势大:立即拨打119,逆风逃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避开浓烟区域。
1.踏青郊游“四注意”
提前规划路线,避开未开发野山、陡坡、沼泽等危险区域;穿着防滑鞋、携带雨具,警惕春季雷雨、山洪、泥石流等灾害;远离高压电塔、工地围挡、年久失修建筑物;集体出游需教师或家长带队,保持通讯畅通,定时清点人数。
2.防拐防骗“两警惕”
警惕陌生人以“带路”“赠送礼品”等名义搭讪,必要时向警察或工作人员求助。
1.“六不”原则要牢记
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呼救或报警(110/120)。
2.远离危险水域
避开水库泄洪道、深水潭、野塘等隐蔽危险区域;远离湿滑的河岸、青苔覆盖的岩石,防止失足落水。
1.“三无”食品严抵制
不购买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零食;不采摘、食用野外蘑菇、野果,春季毒蘑菇中毒高发,致死率极高!
2.聚餐饮食“三忌”
忌暴饮暴食,避免肠胃炎;忌过量食用青团、艾粄等糯米制品,谨防消化不良;忌生冷海鲜、隔夜饭菜,食物务必煮熟煮透。
1.家长“三多三少”沟通法
多倾听少说教,多共情少指责,多陪伴少敷衍。
2.学生自我调节建议
利用假期整理学习笔记,放松身心;每天户外运动30分钟(如放风筝、骑行),释放压力。
1.清明期间高发骗局
虚假“代客祭扫”服务诈骗:选择正规平台,勿轻信私人转账;钓鱼链接伪装“祭祀网站”:不点击陌生短信、邮件中的链接;网络游戏充值陷阱:家长管控支付密码,防范未成年人大额消费。
2.文明上网“三拒绝”
拒绝传播血腥暴力、封建迷信的祭祀视频;拒绝在社交平台泄露家庭住址、行程信息;拒绝参与网络暴力、不当言论讨论。
1.独居学生“四检查”
检查燃气阀门是否关闭,电器插座是否过载;检查阳台门窗是否锁好,防止高空坠物;检查快递、外卖是否规范配送,勿让陌生人进屋;检查手机电量充足,保持与家人每日报平安。
2.科学作息“两规律”
避免通宵熬夜,防止生物钟紊乱;合理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
请于4月6日晚19:00前完成返校,由班主任辅导员进行核查。如有特殊情况需延迟返校,请向班主任辅导员请假报备,以便掌握同学们的返校情况。
请全体师生、家长朋友认真阅读以上提示,切实增强防范意识,确保假期平安充实。